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回眸

2010年06月01日 21:24 佚名 点击:[]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育人作为学校教育之本,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首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取得显著成效。

序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年

2004年,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历史上,注定是一个不普通的年份。这,源于一部文件--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战线的同志们习惯地称它为“16号文件”。

中央16号文件的下发实施充分表明了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殷切希望。文件系统总结和阐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经验,结合新情况、新问题,鲜明地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和全面动员。

正当全国各地各部门各高校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时,2005年1月17日至18日,中央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再一次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胡锦涛强调,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

这次会议的召开,使得全国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进一步认清了形势,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任务,坚定了信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普遍共识,“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日趋深入人心。

很快,全国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高潮。各地各部门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研究制定落实方案,狠抓薄弱环节,周密部署,定期检查推进--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有关部门联合出台了17个配套文件和多个相关规定;教育部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具体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所有人都已看到--有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有中央领导的殷切期望,有全社会共识的形成,有各地各部门各高校的积极努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重视--领导同志率先垂范

中央16号文件下发5年多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着力推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展示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广大师生的关怀与期望。

“五四”,这一天是全中国青年共同的节日。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考察,和大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与师生代表亲切交流--

2008年5月4日,胡锦涛冒雨来到北京大学和同学们促膝谈心、亲切交流。他希望青年学子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希望青年学子志存高远,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2009年5月2日,胡锦涛又来到中国农业大学。他希望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谱写出更加辉煌的青春乐章。

2009年5月3日,温家宝在古朴典雅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内,面对一批即将赴祖国西部和基层就业的清华大学应届毕业生代表,动情地对他们说:“什么能够使你们的心灵永远明亮?那就是你们的理想和信念,把自己一生献给人民。”

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提笔给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回信,勉励青年和青年学生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实践中书写美好的人生。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大学深情地嘱托学生们:要多读书、多实践,根本是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远大的理想,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人民。

图书馆、教室、学生宿舍……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一次次留下感人肺腑的讲话,一次次指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激励着青年学子们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点燃青春、奋力拼搏。

领导的重视、关怀和期望,极大地鼓舞着在第一线辛勤耕耘、奋力拼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广大青年学生。当获得成绩时,当取得收获时,许多人在第一时间写信给各位领导,汇报和分享他们的喜悦。

敬爱的胡锦涛总书记:我们是首届“中国十佳大学生村官”。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给您写信,汇报在投身新农村建设火热实践中取得的成绩……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坝房子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兼团支部书记周倍良2008年在信中如是说。

这封信寄往中南海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即在信上作出重要批示,称赞大学生“村官”的创业激情和奉献精神难能可贵,要求有关部门加强与大学生“村官”的联系,对他们提出的关于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建议进行研究。

在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下,全国各级党政领导也直接参与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2009年7月以来,全国多位部长和省(区、市)领导纷纷走进高校,作形势政策报告,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这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不少师生称之为享受“思维大餐”。

仅2009年8月下旬到9月中旬,中宣部、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共北京市委联合举办的“辉煌60年”系列形势报告会中,即邀请到6位部长作了6场专题报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近20所首都高校数千名师生现场聆听了报告。不仅如此,十几位地方党政“一把手”也应邀走进高校,与大学生座谈或为师生代表作形势报告。

这一系列高水平的形势报告使师生们对国情、省情的认识更深刻,思想如同受了一次洗礼。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说:“一场生动精彩的形势报告,也是一次深入坦诚的思想交流,能够直观感受这些执政者、决策者们的世界观和执政理念,面对面直接聆听他们讲述科学发展的内涵,这对每一个关心国家时事和民族前途的大学生而言,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东风吹来满眼春,协力绘就新画卷。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共同的重大任务。各级领导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正如那一缕东风,形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保障--构建日臻完善的体制机制

5年多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建设,在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形成了一系列新制度、新政策和新措施,逐步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设置方案于2006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在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在全国有关学科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广泛参与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工作全面完成,现已全部投入使用。

几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基本实现,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被动变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逐步成为大学生喜爱的课程。华中科技大学的调查显示,该校2006到2007学年第一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优质课堂率达到100%。

与此同时,各地各部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督导检查,多年常抓不懈,持续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化发展。2005年以来,中央和各部门各地多次督导检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情况,所有高校也普遍进行了自查。

有的同志用“三个深刻变化”来概括这几年的成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2004年以来,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连续召开了六次全国高校党建会,中央领导同志围绕不同主题,对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一系列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各级党委和高校党组织要紧紧围绕这个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推进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全国高校党建会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各地各高校一把手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成效--青年一代堪当重任

“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爸爸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对于北京大学已故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孟菲来说,2006年6月9日终生难忘--她在这一天收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的信在广大师生中广为传诵,大家倍感亲切、深受激励。“总书记对孟菲的勉励,也是对我们年轻人共同的嘱咐,是对我们修身养德、刻苦学习、早日成才的殷切期望。”孟二冬支教时教过的学生、留校任教的新疆石河子大学教师梁修韦牢牢记住了总书记的谆谆教导。

责任无价,奉献永恒。这是当代大学生发出的青春宣言。祖国为有这样的青年而骄傲,党和人民为有这样的青年而自豪。

面对亘古不息的滔滔江水,面对江水中挣扎求生的两名少年,长江大学15名大学生吹响了拯救生命的冲锋号。6名学生奋不顾身跳入水中,9名不会游泳的学生手拉手结成了伸向江中的“人链”。两名少年得救了。可是,3名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却将生命永远定格在2009年10月24日。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委员涂光晋说:“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着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

多年以来,大学生们不怕牺牲、见义勇为的感人壮举,感动了国人,照亮了人心,温暖了社会,其中有的大学生还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这样一些英雄壮举发生在大学生群体,绝非偶然,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清晰明确的价值观支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院长陆士桢说,尽管意识形态渐呈多元化,但社会的主流意识、核心价值观仍在青少年中,特别是在大学生中间仍然占有主体位置。

新一代大学生正在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亮出他们的底色--

“爱国不一定就要喊口号”、“在表达爱国情感上更趋于理性”,这是新一代大学生们在表达爱国情怀方面的显著特征。无论是在反分裂斗争中,还是在传递奥运圣火时,大学生们空前地团结起来,维护国家尊严,将高涨的爱国热情转化为支持国家发展的力量。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大学校园顿时失去往日的平静,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热血沸腾,他们献出自己焕发着青春气息的血浆,挽救灾区同胞的生命;捐出自己有限的生活费,捧出一颗颗滚烫的心。

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赛场内外,大学生志愿者们在烈日下奔走,在大雨中微笑,用热情、真诚、良好的服务,为国家赢得尊严和友谊,被国际社会称为“鸟巢一代”,被国内外媒体誉为“中华民族全面崛起的群体担当”。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雄姿英发的群众游行方阵中,来自首都56所高校的数万名大学生成为方阵的中坚力量。灿烂青春,在这一刻彰显出独特的魅力。

……

正在举行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世博会志愿者“海宝一代”的身上,他们为世博会志愿者注入了飞扬的青春色彩。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魂。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说:“这些年在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等重大考验关头,高校青年学子身上的优秀品质更加集中凸现出来,原因在于党和国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坚持不懈地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形成了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合力。”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5月2日与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共迎五四青年节时所说的,青年确实是我国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确实是值得信赖、堪当重任、大有希望的。

上一条:北航思想政治理论学院突出“五个融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下一条:高职思政课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浅探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