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讲“活”政治理论课方法探究

2010年08月26日 09:51 佚名 点击:[]

摘 要 对思想政治课,学员普遍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作为政治教员,就存在一个如何让政治课“活”起来的问题。因此教员就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对思想政治课,很多学员存在思想上上的误区。有的认为思想政治课都是空话连篇,没什么现实指导意义,有的即便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仍觉得它晦涩难懂。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思想政治课本身就是具有理论抽象,偏重知识,趣味性少的特点。如果我们的教员再将政治课上成纯理论讲授课,学生自然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更不会有什么深入的理解。那么,作为政治教员,就存在一个如何让政治课“活”起来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把课本知识由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在不断提升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的同时,让政治理论真正走入学员心中。

为此,教员要结合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真正让思想政治课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学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此,笔者将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主动布惑,在释疑中掌握理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故意设置学习障碍,即“布惑”,使学员处于真假难辨的情景之中,从而激起学员探究问题的兴趣。正如南宋教育家朱熹所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有了疑问,学员就会积极思考并去努力解决问题,也就享有了解决问题后的快乐。例如:当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上讲授 “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这一内容时,针对现实中存在的滥用职权压制民主的现象,可以设置以下疑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中出现的这种状况同资本主义民主原则与民主实践的脱节是不是一回事?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疑问激发了学员们的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从而搞清了由于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它是资产阶级享用的民主,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不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利,因而其民主原则与民实践的脱节是必然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只是充分与否的问题,而不是权利有无的问题,这样就使学员明确了我们绝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完善而否定它的优越性。

二、幽默教学,在笑声中接受理论

法国著名的演讲教学家雷曼麦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了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让人接受。”这真是一句闪烁着真理光辉的至理名言。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党的大政方针及其他社会科学知识,都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要完成这些内容的教学任务,如果采用从观点到观点、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的呆板枯燥的方法作理论灌输,决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则可以化平淡为新奇,变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变深刻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变沉闷为轻松;化呆板为活泼,变陈旧为鲜活,收到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功效。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中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远不如其形象思维能力。他们讨厌填鸭式的机械灌输,渴望欣赏和倾听生动活泼的具有幽默感的教学。再从教学内容与传授方式的相互关系看,虽然,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严肃、深刻、抽象的,但并不等于说不可以运用“生动活泼”的幽默教学艺术去完成;相反,正因为教学内容具有严肃性、深刻性、抽象性,才更需要幽默教学艺术的运用。只有运用幽默教学艺术,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三、嫁接语文知识,在融会贯通中理解理论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其中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中学语文课本中就有很多,把它们“ 嫁接”过来可以帮助学员理解深奥的哲学道理。比如在哲学课上,当讲到“内因和外因的关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员思考语文课上所学到的《六国论》的知识,因为《六国论》中在分析六国最终灭亡的原因时谈到“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一名句。学员从语文课上已知道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教师只要一提,学员便活跃起来。他们会从六国灭亡的内外因,顺理成章地归纳出哲学上的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不同作用。

不仅哲理故事可以用,名诗、名句也可以信手拈来,巧助政治课教学。例如,在讲解“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这一知识点时,用“一江春水向东流”、“孔雀东南飞”等来形容我国近年来市场调节下出现的人才、资源向东南沿海地区流动的现象;同时,可用“水往低处流”的必然性和“引水上山”的必要性,给学员谈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的重要性;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一诗句,通俗地揭示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一哲学道理,等等。利用这些学员熟悉的语文知识辅助政治课教学,不仅提高了学员对知识的贯通能力,也使深奥的哲理容易理解。

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兴趣中吸收理论

“说教”,是人们对政治课的一种带贬义的评价。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说教”这一名词从政治课中永远消失。可以说,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可以使政治课更加形象化。比如,在哲学课教学过程中,为了生动地说明“量变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时,才能引起质变,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的道理,我们制作了“宇宙速度示意图”课件。学员从屏幕上看到,当人造卫星发射后,运动速度逐步加大(量的积累),一旦达 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克服地球引力成为地球的卫星(质变);接着继续加大运动速度(新的量变),而当速度 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就会挣脱地球引力,围绕太阳运行(新的质变)。如此教学,学员注意力非常集中 ,而且选用的事例都是学员熟悉的知识使学员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哲学道理。

当然,也可以把学员们喜欢的漫画引进课堂,增强政治课的形象性、趣味性。例如,在讲授“发达资本主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不断拉大”这一知识点时,我展示了一幅漫画。这是一幅由南北两个半球构成的漫画,北半球(一头肥猪)正在南半球(一只盆)里“大吃大喝”,北半球夸张的肥大,南半球夸张的瘦小,由此形象、尖锐地揭示出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剥削和掠夺是造成南北之间贫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漫画一展示,学员们兴趣大增,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员再加以引导,并提供确凿的数据,道理就不言而喻了。

五、构建教学活动课,在切身体验中巩固理论

我们的学员大多是一些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子,他们有着旺盛的精力,同时也难免有一些在课堂上坐不住的毛病,这个时候,如果若只从正面讲理论,学员会很难接受,甚至会对政治理论课产生逆反心理,这样是不利于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的,构建活动课,如采用辩论、演讲等形式,让学员来当课堂上的主角,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学员和理论的距离。在辩论过程中,学员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我在邓小平理论概论课中讲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知识点时,给大家提出这样一个疑问,那就是“解放思想会不会过时”?有的学员就认为任何事态的发展都有过时的可能,解放思想也不例外,比如我们几十年前提出的“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有的学员认为解放思想是正面语言,不会有过时之说,这样两个持截然相反观点的群体在课堂上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辩论,最后教员在进行画龙点睛的引导,指出解放思想是没有过时之说的,我们当初提高的“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它不是解放思想,而是一个超越阶段的理论误区,这样一场辩论课下来,不仅锻炼了学员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又完成了政治理论的传授。

另外在政治课上,如果教员仅讲一些陈旧的事例,学员听多了,很难产生共鸣。我们可以结合学员的生活实践,采用让学员“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解理论,这样则更有说服力。例如,在讲到“我们国生产总值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时,我就引导学员联系自己身边的变化来谈感受,并把他们作为“嘉宾”请上台。学员从家乡的变化讲到自己家的变化,又从自己家的变化讲到自身的变化,这样学员在讲解比较的过程中,想到了很多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思考过的问题,这样在引发思考的过程中,教学目的就自然达到了!所以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多方位调整课堂授课方式,使政治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政治课自然受欢迎了。

六、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在爱的沟通中渲染理论

政治理论教员,他们担负的是传播理论、以理服人的任务,从某种角度讲,似乎更加容易与学员沟通,但同样也更容易遭受到学员心理上的排斥。这个时候教师的人格魅力就至关重要了,确切地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很多表现形式,比如学识、言谈、举止,等等,但对学员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他(她)会不会“爱”,会不会让学员感受“爱”,爱是一把让学生敞开心扉的钥匙,是师生之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应该说,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教师,如果充满了爱心,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如果充满了爱心,即使冰冻的感情也能融化。将爱心延伸到课堂上,教员和学员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被拉近的同时就自然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这就是爱的“渲染”力。

所以教师应该爱每一位学生,将自己的人格魅力真正用到学生身上,只要是自己的学生,不管他们品行优劣、成绩好坏、智力高低,也不管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更不管他们的年龄、性别、气质、相貌等等,教师都应该付出爱心,一视同仁,公平对待,让他们感受一种心灵的零距离,这样政治理论才会有人听,才会有人信。如果每一个教员站在讲台上,一心想的都是怎样维护自己所谓的“师道尊严”,因此就摆出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做学究样,到头来,一定会遭到学生的厌弃。这对于教师来说将是莫大的悲哀。

总之,政治理论课能否真正“活”起来,政治理论能否真正被学员接受,关键在于我们能否从学员的实际需要着眼,正确定位教学思路,多方位探求讲课技巧,全面改善教学手段。这是新世纪里的政治理论教育对我们每一个教员提出的高标准、高要求。

上一条:哈佛大学生来华听政治讲座 下一条:"三钱"成绝唱 更待后来人:科教界谈继承钱伟长精神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