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西安理工大学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探索实践

2010年12月22日 16:00 佚名 点击:[]

在资源相对有限的西部地方理工科高校,如何扬长避短,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对理工类大学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面对社会经济形势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态势,西安理工大学积极探索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具有西部地方理工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123”培养模式。

建构高效的文化素质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

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西安理工大学先后成立了文化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和大学生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一个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高效、精干、务实、团结的领导机构,在制定规划、整合力量、组织协调文化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这两个领导小组定期向学校有关会议汇报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开展情况,重大问题及时提交校领导研究决定,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办法,并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保证了文化素质教育决策科学化、责任明晰化、管理目标化和工作制度化。

按照分工负责制,职能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比如,教务处主要负责组织第一课堂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将文化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课程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集中实施,发挥了学校文、理类学科的优势,强化了管理类、工科类学科课程的建设。宣传部、学生处等其他职能部门也都各司其职,保障了规划内容的具体落实。

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模式

西安理工大学经过认真调研,廓清了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路,形成了大学生“123”文化素质培养模式,即以校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等35个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以第1课堂和第2课堂为主渠道,以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创新竞赛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模式。“1载体”,指以校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大学生创新等9个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西安高新开发区人文创新实验中心、艺术设计、人文法律实践等35个社会实践基地为载体。“2课堂”,指以第1课堂和第2课堂为主渠道,第1课堂由必修课、选修课、实验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构成;第2课堂由科技文化活动等构成。“3活动”,指以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活动、创新竞赛活动为主要方式,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

通过学校“1载体、2课堂、3活动”的“123”文化素质培养模式的实施,使学生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比较单一的工科教育向科技和文化素质并重教育转变;从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向知识结构优化转变;从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素质教育为主的转变,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人才模式的科学性。

整合第一课堂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第一课堂是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的主要内容,在第一课堂中的研习和进步,是文化素质提高的主渠道。西安理工大学以此为平台,坚持以人为本,抓好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建设,保证文化素质知识进入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即教学活动中。

学校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正式列入教学规划体系,要求理工科学生必须修满6个人文类学分、文科学生必须修满6个理工类学分方能毕业。从2008年底,学校对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体系进行了新的规划、整合和提高:其一,确定选修课程体系。增加和强化人文类选修课程,确定了以《中国传统文化》、《科学思维方法》、《唐宋词鉴赏》、《礼仪与文化》、《音乐欣赏》等为每学期必开课程,要求学生选择修习。其二,改革考试方法。改变原有的纸笔考试一统天下的局面,积极采用口试、笔试、实践操作等多种考试方式,加重论文或答辩式、案例分析式考试方式的份量,并以等级制取代百分制,从而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思的目的。其三,开设辅修专业。其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引入文化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同一单位时间里,既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又受到文化素质教育。其五,加强实践环节的管理和考核。基本实现课堂讨论经常化、专项测试和实地考察制度化,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启发思路,加深认识。

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

学校在注重第一课堂教学的同时,精心打造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实践的第二课堂活动,使之成为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内容。学校先后下发了关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关文件,除了将社会实践纳入2个学分的必修教学环节外,还明确了社会实践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目标,以提升贫困生能力为重点、采取城市与农村并重,重在沿海开放地区、革命老区、学校所在地区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工作方案。

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学校要求所有专业学生必须参与暑期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由专职教师分班负责进行培训,并在开学时提交社会调查和实践报告,由专职教师阅卷评分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座谈。通过暑期“红色之旅”赴延安大型社会实践与服务团活动、大学生“四进社区”实践服务活动等,形成了具有西理工特色的社会实践“五结合”的新模式,即社会实践与思想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相结合、科技创新教育、专业知识学习和就业服务相结合。

组织参观和研讨。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等地,还组织300余人“红色之旅”赴延安参加大型社会实践服务团等活动。在参观延安革命圣地时,组织学生聆听延安精神报告会,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延安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近两年来,学生累计捐款2万余元,衣物3000余件,在延安种植了2亩地的“青年林”,以实际行动支持“山川秀美工程”;在延安高桥乡建立教育基地,启动“春芽计划”,先后支持80名同学重返校园。

建设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文化

组织系列学术论坛、讲座等活动。学校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在学校设立“古都大讲坛”,引入在文学、历史、艺术等方面有深远造诣的大家、学者、名流来校开坛讲学,现已成为陕西高校一项具有较大影响的品牌性文化活动。同时,设立研究生“澄辉论坛”,结合研究生成长实际,举办以专业学科为特色的名师学术报告会。各学院还依据专业特点,每年举办“教授、学者系列报告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和创新活动平台。一是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女生节、研究生“风潮”文化节和研究生学术年会,每年参加“五节一会”的学生有8000余人次。二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学校现有政治、学习、实践、文体等四类社团80余个,会员达5000余人。三是促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每年举办新年音乐会,同时引入社会文化团体在校内开展戏曲、话剧、朗诵、演唱、音乐等演出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四是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文化艺术比赛,为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展示才华、提升人文素质创造条件。五是注重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文素质培养相结合。学校制定措施,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组织团队,在创业计划竞赛的评奖和向省级和国家级推荐作品时,对人文学科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引导学生“读好书”。邀请著名学者为学生推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带有丰富人文气息的书籍,帮助学生选择和阅读。在学生中开展“好书互荐”活动,尤其是针对文科学生加强科学技术书籍的研习,理工科学生强化文化艺术书籍的阅读,使学生开拓视野,完善知识体系。

建设校园文化网络论坛。通过网络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活泼的多媒体文化资料,使学生在课余上网的时候,把一部分原本可能用于单纯娱乐的上网时间,用于浏览校园文化论坛中的资料,参与论坛讨论中去。

此外,增设校园文化景点、人文景观和文化设施,提升校园育人环境的品位、格调和内涵,也成为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

上一条:新闻观察:“校园剧”背后的高校人文教育改革 下一条:如何培育我们的大学精神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