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今天是:

 

公告栏
信息动态
时政要闻
他山之石
资料下载
 

以爱心构建思政教育新模式

2010年11月17日 10:40 佚名 点击:[]

“作为良师益友,周老师给我的物质和精神帮助,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生张文彪谈到周子勇时动情地说。

从2004年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展爱心育人“1+1”助学工程,构建了以经济资助为起点,以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勤工助学、毕业论文为一体的大学生成长成才帮扶体系,探索出学生资助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6年来,每年有60%的教师参加助学工程。截至2009年,共有383人次的教师参与资助,410人次的学生获帮助,每年将近20%的新生获资助。

自愿报名,师生结对,启动“1+1”

200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院长朱筱敏在学生食堂吃饭时,得知一个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只有80元,朱筱敏非常吃惊。随后,在教授会上,朱筱敏对在场的教师说:“我曾见到一个大一的孩子中午饭就买了两个馒头,就着食堂的免费汤。我们应该出一点力来帮助他们,一个月100元至少可以让他们每天买点有营养的菜,吃饱了肚子安安心心地坐在教室里听课。”

在朱筱敏的倡导下,助学工程当年启动。考虑到年轻教师收入有限,最初只是向教授发出倡议。从2005年开始,许多副教授也纷纷响应,一些年轻讲师也加入资助行列,助学工程成为面向全院教师开展的一项爱心工程。

助学工程以新生为资助对象,根据参加助学工程教师人数确定接受资助学生的名额,从贫困生中选出受资助的学生。每年11月底,助学工程启动并召开师生见面会。教师每月向学生提供至少100元的生活费,至大一学习结束;大一以后,教师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向结对的学生提供帮助。

相互交流,不断沟通,延续“1+1”

实际上,每月100元的资助只是起点,教师以向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作为延伸,通过“一对一”的交流,指导学生成长,使助学工程有了育人的内涵。

尽管助学工程只是资助大一新生,但是大一结束后,大多数接受资助的学生已经与教师有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使得“1+1”可以延续。到了大二,多数接受资助的学生会向提供资助的教师申请科技创新题目。到了大三,教师会让受资助的学生完成自己科研项目中一些简单的实验和数据整理,以勤工助学的方式给学生提供资助。到了大四,很多受资助的学生都会选择结对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完成他们的毕业论文。

郑志鹏是地质工程专业2006级学生,曾接受教师康永尚的资助。大二时,在康永尚指导下,郑志鹏和另外3名同学申请了科技创新项目——“开发过程中地层结垢和酸化解垢机理分析与定量模拟”。

为了确保助学工程真正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学校想方设法搭建平台促进结对师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主动找受资助的学生聊天、谈心,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状态和困难,解答学生提出的各方面的问题,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感谢师恩,成长成才,受益“1+1”

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助学工程最好的成绩单。镇晶晶现在是地球物理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研一的学生,她以专业排名第四的成绩被保送读研,资助过她的教师刘洋是她的硕士导师。“从刘老师为我开启的知识之门中,我看到了人生别样的风景。”

据了解,除刚入学的2010级学生外,受资助的296名学生中有172名学生获得过各种级别奖学金。在受资助的363名学生中,2004级和2005级的115名本科生已经全部顺利完成本科学业,其中33人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或考取研究生,其他学生也在石油石化等行业工作。

教师通过和被资助学生的交流,不仅了解了该学生的情况,也通过这些学生了解整个班级的活动、学生思想状态等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关心和指导。

助学工程实施以来,逐渐形成全校教师关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合力。现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班导师关心的事情,学校的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后都会穿插对学生的心理、学风等方面的引导,也会主动和辅导员联系,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还会主动要求参加学生的各种班级活动。

上一条:专家建言多方面增强大学生思政课吸引力 下一条:提升每个学生的学校生活品质

关闭

Copyright ? 2009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新葡的京集团8814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电话:0795-3203978  马克思主义学院邮箱:szb0918@163.com 管理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