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成一流的国家。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重要讲话中强调,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在推进教育创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基础性工程,切实抓紧抓好。
一、时代变革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师提出新挑战
全球化和信息化赋予教师全新的角色和责任。当今时代变革呈现三大特征:全球化日益加深,世界已经成为地球村;信息化日益加快,颠覆了传统思维模式;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创新成为崭新动力。全球信息网络化和知识经济成熟化的发展趋势,必将推动高等教育的功能、目标、组织、结构以及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模式,以全新的面貌进行更新和改造。大学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过程当中,进入世界“教育坐标系”之内,着力培养造就具有国际交往能力、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创新型人才。以计算机和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改变了教与学过程的基本构造,也改变了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老师变成了“身边指导”,而不是“讲坛圣哲”;软件开发者等其他人都成了教学参与者。新技术也改变了教学内容的传播方式:课程提纲、讲义、课程阅读材料和课堂笔记都被放到了网络上。高等教育的话语体系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从学生转换到学习者,从教师主导的大学转换到学习者主导的大学,从课堂教学转换到学习经验的设计和管理等等。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必须优化和提高教师队伍结构和素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对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动力源的高等教育和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使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一五”和“十二五”交替之际,也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大量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变化对教师的个体知识结构、团队协作能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教学与科研的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迅速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成果的能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手段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
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教师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一所学校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教授有名。惟有优秀的教师,才是吸引优秀学生、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李政道先生曾指出,培养创造科学和发明技术的人才,需要如钱学森先生和他求学时代的老师西奥多·冯·卡门教授的“一对一”的精英教育,精英教育是指对精英的学生由精英的老师“一对一”的教导,执行精英教育的学院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模式。有人曾经形象地列出一个一流人才的培养公式:一流的人才=优秀的教师+美丽的校园+宽松的文化+良好的设施。教师是一所学校的心脏和血液。没有名师,没有大师,办不成名校;没有一流教师队伍,培养不出优秀学生。在今天这个变革的时代里,谁拥有了一流的教师队伍,谁就将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处于主导地位,谁就将在建设一流大学的征程中取得主动权。
二、面对新挑战,适应新形势,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球化意识和参与国际学术交往的能力亟待加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共同发展,高校教师主动适应挑战,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改革显示出不足,国际化水平不高,学术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够。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参与解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需要提高。科研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科研的协同攻关和整体竞争力不够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次领军人物还比较少,支撑人才成长的基础性条件还比较薄弱。
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符合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分类聘用和管理模式不够灵活和健全。教师职务评聘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科研轻教学的“指挥棒”还未根本调整过来。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聪明才智的激励制度尚不完善。
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言传身教以及在思想引领、文化引领和价值观引领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与社会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每一个教师的共同责任的制度落实不够。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现象仍然存在,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甘为人梯、笃守朴拙的学者精神需要进一步大力弘扬。
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设一流教师队伍的基本思路
适应全球化人才竞争的需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师队伍结构。注重学缘结构,强调教师来自五湖四海,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都明确规定,本校毕业生即使再优秀也不允许一毕业就留校任教,必须到其它大学或研究机构工作一段时间,接受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建立起相当的学术声誉,才可以回到母校任教。北京师范大学着力在优化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上下功夫,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在补充新教师方面要严格执行“三三制”原则,新进教师中海外人员占三分之一、国内其他院校毕业的占三分之一、本校毕业的留三分之一。经过不懈努力,9227新葡的京集团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得到较大的改善,教师来源实现了多元化,专任教师中在校外和海外获得最后学位的比例达到52.4%,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占全体教师的83%,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
适应学科发展目标和建设任务,培养学术领军人才。学术领军人物站在学科前沿,搞科研具有创新能力,搞教学激发学生灵感,是大学最宝贵的资源。北京师范大学依托两院院士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励”、“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及在本学科领域承担的国内外其它重大科研教学项目,面向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问题,结合学校发展目标,积极搭建平台,改善工作环境,加大科研条件支持力度,建设人才特区,有计划地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顶尖人才,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在本校教师中培养一批学术大师、教学名师和学术骨干。通过富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科研启动经费等一系列强有力的配套支持措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适应教学科研组织形式的变革,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北京师范大学实施“大师+团队”的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方式,在二级学科层次或以重大科研和教学项目为平台,组建以高层次人才为首席专家、由中青年优秀人才和团队助理组成的高层次人才团队。学校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国家级、省部级和校级各类创新团队建设。通过组织模式和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的积极探索,从教师编制、聘用、评价、分配等环节打造人才特区的管理模式。创新教师管理机制,充分调动院系所管理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聘用、考核等环节上实施管理重心适度下移,提高人才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院系所为主导的年度考核机制,逐步将其他考核评价工作的权限下放院系所,学校一级的人事考评由个体评价向院系所整体评价转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以学科发展、团队建设评估为主要维度的机构整体人才评价机制。
适应国际交流和合作需要,开拓教师国际视野。北京师范大学把国际化战略摆在更加突出地位,明确学校国际化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造就具有国际学术对话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大力实施教师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提升计划,支持教师赴海外进修及开展学术交流,要求45岁以下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具有海外研修经历,用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国际化。整合资源,实施人才境外培训计划,扩大人才出境进修学习、合作研究和访问讲学的规模,使教师中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的人数比例从目前的45%提高到2015年的50%,到2020年提高到70%,力争在校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境外研修比例至2020年达到95%以上。在坚持教师选留工作“三三”制原则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从境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教学科研人员中直接招聘教师。充分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和支持各学科与境外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著名企业等组建国际合作团队,建立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实施多种形式的科研合作。
适应立德树人的要求,注重教师职业精神培育和专业发展。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引路人。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精神。做教师,就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书育人,树立奉献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用爱心、责任心和事业心感染学生,塑造学生。北京师范大学在职称评聘、评奖和评优等,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强调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学校明确让教授、名师上讲堂,开基础课;鼓励教师把教学和科研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对教师提出科研要求的同时,也提出明确的教学要求;在奖励科研成果的同时,也奖励教学成果。健全考核机制,营造良好氛围,让广大教师一心一意育英才,扎扎实实做学问,在教学科研上勇于创新,敢于冒尖,敢做领头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筹备成立青年教师发展中心,引导青年教师专业成长方向,激励他们甘于寂寞,厚积薄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发展、价值观念、思想教育等方面开展培训和指导,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大学文化传承。
刘川生(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